
咨詢熱線:010-80944089
投訴建議:010-80944089
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編:10002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慈云寺北里118號樓8層801等【17】套內15層1501內1504
-
體育資訊
首頁 >> 資訊中心 >> 體育資訊 >> 內容 -
冬奧促京津冀體育協同發展
瀏覽次數:4422017年12月08日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由北京市體育局、天津市體育局和河北省體育局共同主辦的2017京津冀國際體育產業大會在京開幕。本次大會以“開放、合作、共享”為主題,京津冀三地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與300多位行業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共同就如何實現和深化京津冀體育協同發展展開熱議。值得一提的是,與會者在討論京津冀地區冰雪產業發展、場館設施利用及體育旅游等多個議題時,都強調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促進作用。爭當世界冰雪“第三極”北京申冬奧成功讓中國的冰雪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張家口將舉辦多項雪上賽事。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林顯鵬認為,京津冀地區應利用冬奧會籌備和舉辦的機遇,打造世界冰雪“第三極”。他說:“目前世界冰雪產業發展的第一大板塊是歐洲阿爾卑斯山地區,第二板塊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及中西部地域,京津冀地區完全有條件成為世界冰雪‘第三極’。”林顯鵬說,京津冀地區去年的GDP總量占全國的10%,居住著1.1億人口,擁有巨大的冰雪消費潛力。此外,即將舉辦冬奧會和京津冀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也都是打造世界冰雪“第三極”的有利條件。林顯鵬認為,京津冀三地要利用各自優勢做不同布局,北京要成為京津冀冰雪產業資源的重要樞紐,打造高端冰雪賽事中心、冰雪的體驗中心、營銷和會展中心、科技研發與創新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和資源服務整合中心;天津應重點建設冰雪制造業研發基地;河北需要首先將崇禮打造成國際高端冰雪旅游度假區,然后重點建設高端冰雪運動基地等。林顯鵬還表示,京津冀地區有條件實現“彎道超車”,從東北地區手中接過中國競技冰雪運動的接力棒,“首先可在體操、蹦床等項目中跨界選拔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人才,力爭在2022年冬奧會上奪金,然后在未來大力發展雪橇、雪車、鋼架雪車等項目。”可成立體育場館聯盟體育場館是舉辦體育賽事和發展體育產業的基礎。統計顯示,目前京津冀地區擁有超過10萬個體育場館、場地,占全國體育場館總數的5.88%。如何在京津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過程中利用好這些場館,實現三地間的合作、開放和共贏呢?首都體育學院教授、中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專家霍建新認為,通過成立各級各類京津冀體育場館聯盟,將有利于盤活用好三地現有的體育場館。霍建新說,2022年冬奧會后,北京和張家口將留下豐厚的冬奧會場館遺產,應通過建立冬奧場館聯盟,保證這些稀缺的冬季運動場館的利用效率,“截至去年底,北京就有雪場22座,建立京津冀雪場聯盟后,可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在APP或網站等平臺上實現三地雪場的實時數據共享,讓雪友們了解哪個場館人多、哪個雪場適合自己的消費水平等信息。”霍建新告訴記者,場館聯盟是公益性的,可在稅收等方面享受國家政策支持,這樣能以很低的運營成本為公眾服務。他認為場館聯盟可以有多種形式和內容,比如京津冀三地還可以設立學校場館聯盟,“整個京津冀地區有3萬多所大中小學,每個學校幾乎都有不同規格的場館、場地,但現在大部分學校對公眾緊閉大門,如果通過成立學校場館聯盟引導開放,那民眾可以花很少的錢參與健身。”聯手打造“體育旅游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研究部主任崔樂泉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都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二者的融合發展具備了重要的先決條件。在此背景下,京津冀應打造“體育旅游圈”。崔樂泉說,京津冀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此外,2022年冬奧會的籌備與舉辦,也為挖掘體育旅游資源、強化體育旅游產品的宣傳和推廣提供了難得的平臺。當下京津冀在協同發展體育旅游時需要加強資源的協調,比如張家口、延慶具備合適的自然資源,那么京津冀三地就應該聯合重點打造,實現三地在政策上、區位上和產業上的融合。